【裁判要旨】
信访人在非信访场所提出信访事项的方式,不属于依法维权,已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构成寻衅滋事罪。
【案件来源】
(2018)最高法刑申276号《驳回申诉通知书》
【裁判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驳 回 申 诉 通 知 书
(2018)最高法刑申276号
何厚发:
你因犯寻衅滋事罪一案,不服福建省平潭县人民法院(2015)岚刑初字第213号刑事判决、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闽01刑终665号刑事裁定和(2016)闽01刑申83号驳回申诉通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2017)闽刑申25号驳回申诉通知,向本院提出申诉,要求撤销原判,改判你无罪。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你的申诉予以立案审查。现已审查完毕。
本院经审查认为,《信访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你因对自己及家人的拆迁安置等问题不满,于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间先后13次到北京市中南海周边地区、3次到北京市朝阳区联合国开发署门前走访,并曾与多人一起在联合国开发署门前哄闹,你在非信访场所提出信访事项的方式,不属于依法维权,已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原审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并无不当。本案系因你不满拆迁安置等事由引发,由你居住地的平潭县人民法院审判更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的规定,平潭县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原审对你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于法有据。你的申诉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
综上,本院认为,你的申诉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的应当重新审判的条件,依法予以驳回。请你尊重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自觉服判息诉。
特此通知。
二〇一八年五月二日
【相关法律规定】
《信访条例》
第十六条 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
第十八条第一款 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十四条 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下级人民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审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七条第二款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