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拆迁对比,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强拆往往最后强拆任务失败,而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强拆往往行为都是不仁不义,多少血泪在其中。不得不反思个人的权利与国家的决定孰轻孰重?
日本钉子户 个人的权利比国家的决定重要
日本成田机场附近的“钉子户”在与机场抗争了40多年后,终于“被强拆”.但是,这并不是一起政府为了征地而进行的强拆。
在东京高等法院批准后,法院人员时隔十年开始对成田机场附近的“钉子户”进行强拆。在现场约30名反对者和近百名防暴警察的对峙中,执行人员进入现场强拆。
很多不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朋友,可能在看完新闻后会说“你看日本对付钉子户,不也能强拆吗?”可能一些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时隔十年”这个关键词,但如果我说这些钉子户已经在成田机场抗争了40多年呢?所以,谈论这件事情,还要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说起。
1962年,当日本政府决定在成田市三里塚地区建设机场的时候,一度认为那里的农民不富裕,因此在补偿方面会好商量,收购土地会相对容易。故而内阁拍了板,却没有与当地农民沟通。此举激起了当地民众的极大反感,并组成了“反对同盟”准备进行硬碰硬斗争。1971年,政府决定强制征用土地,在5000名警力支援下,双方展开激战,最终3名警员死亡。然而经过15年的审判,在警方逮捕的55人中,有3人被法院认定无罪,52人被判缓刑,法院认为政府对居民缺乏尊重,居民反对机场建设的心情可以理解。
随后的几十年中,类似的斗争一直在持续,日本警视厅航空队甚至派出直升机助战也没拿下钉子户,而成田机场的第一条跑道拖了12年才建成。迫于当地农民的反抗和恐吓,1988年,土地征用委员会委员集体辞职,导致该委员会一直瘫痪到2004年。1991年起,日本高校学者开始组织成田机场问题研讨会,1993年时,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接受了学者们的建议,向钉子户谢罪。2001年时,日本《土地征用法》修改,使得公共建设征地流程极为繁琐,钉子户更加有恃无恐。如今,民宅依然矗立在成田机场内,为了减少噪音对他们的影响,政府加装了隔音设施;为了不影响钉子户休息,机场管理方至今仍不准飞机在夜间起降。
这次“强拆”,实际上是因为此前答应将房屋提供给反建运动者的土地所有者变心了,即“房东”不再让“房客”居住。东京最高法院今年4月宣判“房东”胜诉,批准进行强制拆除。所以这并不是一起政府为了征地而进行的强拆,而是出动警员帮助房东拿回土地。早在1993年时,“今后成田机场用地不能使用强制手段”就成了共识,正如日本钉子户们常说的那句话——“如果有人认为国家的决定比个人的权利重要,那是很可怕的。”
英国法院禁止强拆吉卜赛人定居点
2011年9月,19日,英国伦敦东部巴斯尔顿地区吉卜赛人定居点,进行强制拆迁的法警与营地游民对峙。
19日英国高等法庭判决撤销关于立即拆除伦敦东部地区爱尔兰吉卜赛人定居点的执行令。
10年官司拉锯战
伦敦东部巴斯尔顿地区官员称,定居点属于违法建筑,需要拆除。但当法警赶来驱逐游民时,上百名吉卜赛人组成人墙,将定居点大门“封锁”,阻止暴力强拆。
当地政府和吉卜赛人之间围绕定居点去留的矛盾长达10年。
2001年,一些爱尔兰吉卜赛人购买了当地一块土地作为定居地。当地政府从此开始对其进行法律诉讼之旅。上个月,法院判决允许政府对该定居点进行强拆。
当地政府称,86户家庭没有经过允许就在当地私搭乱建。而定居者则说,他们长期受到英国政府的歧视。
19日晚些时候,伦敦高等法院作出判决,禁止巴斯尔顿地方政府强拆定居点,包括不准拖走游民的汽车和流动房屋。
台北出动上千名警力强拆钉子户 与民众发生冲突
2012年04月,历经近三年的抗争与200多位声援民众的彻夜守护,拒绝参与都市更新的台北市士林“文林苑”王家两栋透天厝,28日被拆除了,拂晓时分,台北市府出动上千名警力,其间民众虽数度和员警发生肢体冲突,最后警方仍以优势警力净空现场。傍晚6时许完成拆除作业,住了六代的王宅“走入历史”.
死守到最后一刻的王家人,在挖掘机开进家门前,由员警护送,泪流满面地捧着六代祖先牌位和祖父遗照,缓缓踏出家门。王家代表王耀德痛心地说,家没了,不知何去何从。
以“功夫”阻止“拆迁” 是无奈,更是悲剧
近日,一则“强拆民宅被功夫高手打倒7人”的帖子在网络上流传甚广:10月29日,霸州村民沈某一家三口与拆迁人员发生打斗,在沈家公布的视频资料中,有几个人七扭八歪倒在沈家门洞内,一些人与沈家人对峙。沈家人在帖子里称拆迁矛盾很大,拆迁人员系非法侵入民宅。
笔者认为,以“功夫”阻止“拆迁”,是无奈,更是悲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因为“拆迁”与人民群众发生纠纷的事件实在太多太多,“钉子户”一词在人民群众的身边早已耳熟能详。“拆迁”是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这固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方式方法过于粗糙,这势必激起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今天,“强拆民宅被功夫高手打倒7人”的帖子引起网友的关注原因很多,有看“功夫”的,有看“笑话”的。但笔者从中只是看到了被拆迁者的无奈,这是中国的悲哀。因为“拆迁”已经伤害了许多群众的感情,如果我们的政府再不注意拆迁时的工作方式方法,我想“强拆民宅被功夫高手打倒7人”的类似事件将不会只有一起。
以“功夫”阻止“拆迁”,是无奈,更是悲剧!这样的事件发生在昨天也发生在今天,希望以后不再发生。笔者希望我们的党委、政府能够妥善处理类似事件,构建更加和谐的党群关系。(文/杨志)
拆迁户打跑拆迁队,不仅并不意味着权利的胜利,恰恰映衬出依靠法治路径维权的失败,而这种偶然性的个案,显然不但难以而且不能被复制,否则,岂不重又回到暴力、血腥的蛮荒时代?民主、法治、文明、和谐又从何而言?没有执政理念的自我检视和矫正,没有权力资本的自我约束和谦抑,没有民主法治的刚性介入和调整,偶尔可能打跑拆迁队,却未必能够守护住合法权益。